“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一成语的出处存在不同说法,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主要出处 多数资料显示该成语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原文为:“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其他争议版本
- 有说法认为该句出自清代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但此说法缺乏高权威性支持。
- 柳青的《创业史》中也曾使用类似比喻,但属于独立创作,与《水浒传》无关。
成语含义与结构
该成语通过“十五个吊桶”与“七上八下”的数量对应,形象地比喻人心惶惶、忐忑不安的状态。其结构包含两个独立意象:
- 十五个吊桶打水: 源于物理现象(吊桶需分层打水),暗喻事情复杂需分步处理; - 七上八下
综上,该成语最可靠的来源是《水浒传》,而其他版本存在争议或为独立创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