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瓢饮以待王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ān sì piáo yǐn,字面意思是“用竹篮装饭,用葫芦盛酒”来欢迎军队。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孟子劝谏齐宣王伐燕时所说:“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用万乘之国去攻打万乘之国,老百姓用竹篮装饭、葫芦盛酒来欢迎军队,难道还有其他吗?这不过是躲避水火罢了。)
具体解析:
成语含义 - 核心意象:
通过“箪食”(竹篮装饭)和“瓢饮”(葫芦盛酒)的意象,展现百姓对正义之师的拥护与欢迎。
- 引申意义:不仅限于军事场景,也可比喻民众对仁政或正义力量的支持。
出处背景 - 该句出现在孟子劝说齐宣王以仁德伐燕的辩论中,强调以德服人比武力强盛更能获得民心。
相关典故
- 孟子以燕国百姓用箪食壶浆欢迎齐军为例,说明暴政会导致民怨,而仁政则能赢得民心。
常见用法:
褒义语境: 多用于形容正义之师或仁政得到民众的热烈拥护,如“红军长征时,百姓箪食瓢饮迎接红军”。 引申比喻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意象,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民众支持与忠诚的经典范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