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一经典语录,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出处与文献依据
该语录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原文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二、核心内涵
事业的定义 事业不仅指个人追求或职业活动,更强调通过行动影响社会、造福大众。例如,教育事业通过培育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医疗事业通过救死扶伤改善民生。
超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传统意义上的“器”指具体工具或手段,而“事业”则超越个人利益,追求对天下百姓的积极影响。如古代圣王通过政策推行实现“仁政”,现代社会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民生问题。
实践与价值的统一
“举而措之”强调行动与实践,“天下之民”则体现对社会的责任。真正的事业需通过实践验证价值,并通过社会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三、相关解读
与个人事业的区别: 个人事业多关注自我实现,而事业更强调社会创造。例如教师教书、医生救病虽属于职业范畴,但作为事业时更注重对社会的贡献。 现代社会的延伸
四、总结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不仅是《周易》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对社会责任的高度概括。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追求在于通过行动创造社会价值,而非单纯追求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