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解释
“九牛一毛”指在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常用于形容事物在整体中的渺小或无关紧要。例如:
这份文件中的错误简直九牛一毛,不足为道。
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力量如同九牛一毛。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原文为:
>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这段话是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时所说,表达了他对自身遭遇的蔑视与对历史责任的坚守。
三、相关故事背景
李陵事件 西汉时期,大将军李陵率五千步兵对抗八万匈奴,虽顽强抵抗十余天,终因粮草耗尽被迫投降。汉武帝听闻后怒不可遏,责罚李陵,并下令对司马迁处以宫刑。
司马迁的反击
司马迁在狱中写信给好友任安时,用“九牛亡一毛”自喻,表明自己受到的屈辱在帝王权势面前微不足道,并坚称李陵的战绩足以抵罪。此言成为后世文人对屈辱与担当的典型诠释。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沧海一粟、一丝一毫 反义词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九牛一毛”不仅是语言表达中常用的比喻手法,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