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59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其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理论起源

时间与背景

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欧洲社会处于剧烈的阶级矛盾和科学革命交织的时期。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直接思想来源

该理论综合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

二、核心内容

唯物主义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独立于意识存在。例如,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法核心

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世界,强调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例如,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认识论观点

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并改造自身。

三、术语演变

早期使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称自己的哲学为“唯物史观”,主要探讨历史发展规律。

术语确立:1886年,德国哲学家狄慈根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中首次使用“辩证唯物主义”一词,后由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推广普及。

四、历史意义

哲学革命: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转折,打破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唯心主义的抽象性。

实践价值: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通过革命实践改变世界。

综上,辩证唯物主义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以唯物主义为基础、辩证法为核心,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创立与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