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然而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思想感情或某种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常用于描述无意识反应或内心涌现的感受。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定义 形容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无需外力推动而自然产生,如孝心、敬意、责任感等。
结构分析
- 偏正式: 该词为偏正式结构,可作谓语或定语,多用于描述积极情感(如敬佩、感动)或中性情感(如孤独感)。 二、出处与典故 典籍依据
出自《礼记·祭义》:“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音乐使人内心自然产生正直宽厚之心)。
其他出处
宋朝苏洵《族谱引》:“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看到家谱自然产生孝顺兄弟之情)。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的情感)、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发生)、身不由己(行为受外界控制)。
反义词:
漠然置之(冷淡对待)、戛然而止(突然停止)、置若罔闻(不予理睬)。
四、用法示例
正面情感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我油然而生敬意。”
中性情感
“读完这部小说,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
复杂场景
“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油然而生保护欲。”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为中性词,既可用于描述积极情感,也可用于中性甚至略带负面的情感体验,如厌恶、无奈等。其核心特点在于“自然性”和“无意识性”,如朱熹所言:“孝弟之心,油然而生,发见于外。”(孝顺之心自然流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