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老腔(*)
寿星*琵琶--老生常谈(*)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着急(箕)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31.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32.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33.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34.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35.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36.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37.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38.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39.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40.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41.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42.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43.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44.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这些歇后语通过汉字的谐音,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希望这些歇后语能给您带来欢乐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