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成仙遂不还—— 唐代 王维 《桃源行》
仙佛茫茫两未成—— 清代 黄景仁 《杂感》
功成去作地行仙—— 宋 张孝祥 《浣溪沙》
功成仙去—— 宋 李弥逊 《永遇乐·一水如绳》
碧壶仙露酝初成—— 宋 陆游 《好事近·风露九霄寒》
丹成仙去龙輴远—— 宋 楼钥 《导引·孝宗纯孝》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 宋 京镗 《满江红·乘兴西来》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出自明代郭之奇《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三》
马风得遇修仙举,不羡人间富贵。—— 出自金朝马钰《桃源忆故人·马风得遇修仙举》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 张三丰《无根树》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白玉蟾《卧云》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吕岩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张伯瑞《绝句六十四首》
无十万岁,作甚世间人。—— 薛道光《还丹复命篇》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龚自珍《夜坐二首》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王维《桃源行》
汉帝欲成仙,王母从天下。—— 宋伯仁《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
拨却白云见青天,掇头里许便成仙。—— 李白《暖酒》
在俗修真,居尘出世,当以悟性为先。—— 王*《满庭芳·在俗修真》
德修真年七十,从鹤发童颜出。—— 王哲《渔家傲·德修真年七十》
这些诗句描绘了修仙成道的不同境界和追求,体现了古人对修仙文化的理解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