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管理
新生适应支持
本月初接手新生班级,通过家访初步了解幼儿性格、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针对小班幼儿普遍存在的分离焦虑,组织了“我是小司机”“大家都是好朋友”等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快速适应集体生活。同时,与保健医生配合做好晨午检工作,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常规习惯培养
协助主班老师建立班级秩序,指导幼儿掌握排队、洗手、进餐等日常行为规范。对性格内向或适应较慢的幼儿给予额外关注,通过一对一陪伴和鼓励,逐步融入集体。
二、教育教学
课程设计与实施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涵盖语言、健康、艺术等领域。在语言活动中,通过故事讲述、儿歌朗诵等形式激发幼儿表达兴趣,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拼板游戏中出现争执,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后,调整拼板尺寸并引导幼儿合作完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法优化
深入研究教材,采用直观教具和游戏化教学,降低幼儿学习难度。主动向资深教师请教,学习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每月撰写教育随笔,总结教学经验并改进教学方法。
三、家园沟通
定期反馈机制
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进步及问题,分享学习生活点滴。针对幼儿情绪波动或行为问题,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家校合作活动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如亲子游戏、家长助教等,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指导家长在家配合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四、自我提升
专业能力提升
参加园内教研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并通过片区教师技能比赛(如雪花片插接)拓宽视野。课后主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记录经验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师德修养
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用温暖和耐心传递积极情感。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努力成为幼儿心中的“知心姐姐”。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月的努力,班级秩序井然,幼儿在行为习惯、社交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未来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加强家园合作,关注个体差异,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