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国古代关于大禹治水的著名典故,具体情节如下:
背景 大禹的父亲鲧曾负责治水,但采用堵截方法失败。舜帝继位后,命大禹改用疏导法治理黄河、淮河等流域的洪水。
核心情节
第一次: 大禹途经家门时,正值妻子涂山氏分娩,儿子刚出生。他因心系治水,未进家门。 第二次
第三次:儿子已10岁,拉他回家,大禹仍以水未治平为由匆匆离开。
象征意义
该典故体现了大禹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公的精神,成为后世赞誉勤政官员的典型。
补充说明
该故事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为“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成功后,建立夏朝,被尊为“帝禹”“神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