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毛笔的古诗,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人作品
杨收《笔》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以毛笔的坚韧特性比喻担当重任的勇气,展现其实用价值与精神象征。
徐寅《君子三端》
“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赞扬毛笔虽细但承载重任,体现文人以笔为剑的豪迈气概。
二、宋代诗人作品
黄庭坚《咏猩猩毛笔》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通过自身形象与毛笔的关联,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苏辙《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
赞颂毛笔在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提及历史人物陈孟公(陈羲之)的关联。
三、其他相关诗句
李白《草书歌行》: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虽未直接咏笔,但以草书笔法特点比喻书法气势,可引申为对毛笔的赞美。 王之道《和天宁因上人韵送僧用懿住桐城天柱山》
肯定毛笔在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超越世俗。
注:部分诗句存在版本差异,如徐寅原诗为“秋毫虽细握非轻”,而杨收的《笔》中为“虽匪囊中物”,但均围绕毛笔特性展开赞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