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具有汉字的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59

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点明寓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意思。汉字谐音歇后语则利用汉字的同音或近音条件,通过巧妙的语言搭配,达到幽默、讽刺或启发思考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具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

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31.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32. 空梭子补网 ——没法治(织)

33.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34. 空蒸笼上锅台 ——争(蒸)气

35.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36.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37. 春天的果园 ——有道理(桃李)

38. 年龄望田头 —— 特地找差(岔)儿

39. 玻璃菩萨 —— 清楚人(神)

40. 赵匡胤卖包子 ——御驾亲征(蒸)

41.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42. 挖了眼的判官——瞎管(鬼)

43. 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

44. 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45. 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

46.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这些歇后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智慧和幽默感。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歇后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