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主要是劝勉刘禅励精图治、亲贤远佞,同时也陈述了自己对蜀汉兴复汉室的决心和安排。以下是对《出师表》的译文解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译文:先帝开创统一中原的大业还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现在天下分为三个国家,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然而侍奉保卫(陛下)的官员在官廷内不懈息,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陛下你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至于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皇官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官内和丞相府内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思虑忠纯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
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漏有所广益
译文:我愚昧地认为,官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应当咨询他们,然后才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疏漏,有所广益。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现在我将要远离,呈上表文,泪流满面,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通过以上译文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出师表》的内容和诸葛亮对蜀汉未来的期望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