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经典语录?

59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的统一。以下是一些王阳明和度阴山在《知行合一王阳明》中的经典语录:

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我早已说过,年轻时涉世未深,内心浮躁,心不定就难成事。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真理就在我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

你会发现,所有的优雅都慢半拍,所有重大成果都是慢工而出。松树慢慢长,鲜花几乎瞬间绽放,但青松百千年,鲜花刹那间。简单而言就是,快比慢更慢,慢比快更快。太阳是移动的,不可能总停留在一处,无论何处,只要有一线光明,就全是阳光所在。天空即使布满乌云,可你还是能看得清,这就是良知的妙用。而这妙用无非是掌握一个度罢了。

内心要敦厚,不做道德和法律不允许的事,让自己变得单纯、胆小一些。守法者最快乐,说的就是人别耍心机,试图做坏事而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制裁,只需要敦厚些,只要守法,只知守法。

政治无非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利害即是非。

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

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第二,勤学。做圣贤必须勤奋,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品德;第三,改过。有错就要改,绝不姑息;第四,责善。也就是在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存天理,灭人欲。(不合理、不正当的行为和欲望)一个人如果饿了非不吃饭,困了非不睡觉,这也是“人欲”,虽然它不是不合理的欲望,但却是不合理的行为,因为你违反了人的生理规律。

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

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各人只管把握自己的对错,不要理睬别人是非。

触之不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

老农想把自己的田地卖给王阳明还债,王阳明不忍,借给老农钱替他还债,并不收他的田地。可有一天与弟子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游玩时,听说那就是老农当初想要卖给他的田地,他也马上就后悔了,心想当初买下来好了。但转念想这是私欲,他马上静坐克制,在太阳落山前才克制了自己的私欲蔓延。

圣人遇事也有反复,也有私欲扰心乱的时候,我们芸芸众生,蚂蚁之辈,何故对己对人比圣人要求还高?放下完美,拥抱真实,海阔天空,云淡风轻。

王阳明极力指责佛教:“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就离开夫妻。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会对他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什么时候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

王阳明倡导致良知。即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可以成圣人,人人平等。只要时刻致良知,就不会有恐惧。这样就会有选择是否恐惧的自由。这样就会破除心中之贼。

心学是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我们做事时,先从心出发,从而发散到眼耳鼻舌身意。甚至突破规则也无所谓。常规就在内心。做或不做,先问是否致良知。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找到原因,就能改变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