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短信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专门号码:
法院通知短信大多通过12368这个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公益服务号码发送,以确保通知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明确抬头:
短信的抬头是诉讼法院的全称,这样可以让接收者清楚地知道通知的来源,并判断通知的重要性。
提供联系电话:
短信内容中通常会附带法院的联系电话,接收者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核实通知的真实性,或者通过公网查询该法院的电话,以确保诉讼信息的准确性。
详细的法律文书信息:
真实的法院短信会包含详细的法律文书信息,比如双方当事人姓名、案由、送达的文书名称及链接等。
格式规范:
法院发送的通知通常格式规范,会明确提及法院名称、案号、当事人信息、案件事由等关键信息,而虚假短信格式往往较为随意,关键信息模糊不清或缺失。
语言风格:
正式起诉通知短信语言严谨、专业,会使用法律术语和规范表述,客观地告知相关事项和法律后果,不会出现威胁、恐吓或夸张的言辞。
附带送达方式:
法院通知短信可能会附带说明送达方式,比如12306短信或EMS快递文书等。
告知上诉时效:
有些短信会包含上诉期限、上诉方式等信息。
建议
收到自称是法院起诉的短信时,建议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核实:
查看发送号码:
确认短信是否来自12368或其他官方认可的法院号码。
核实短信内容:
检查短信是否包含详细的法律文书信息,如案号、当事人姓名、案由等。
联系法院核实:
通过法院官方网站、电话查询服务或亲自到法院询问来核实相关信息。
保持警惕:
如果短信内容模糊不清、有语法错误或包含不合理的要求,很可能是虚假短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判断短信的真实性,避免因误判而受到不必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