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和呼朋引伴是两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社交与自我状态:
一、孤芳自赏
基本含义 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常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的态度。 例如:他性格孤僻,总爱孤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出处
源自宋代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该词中,张孝祥以“孤芳自赏”形容自己高洁的品格,但后世多含贬义,也可用于褒扬超凡脱俗者。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自命清高、自诩、自珍、自爱 - 反义词
二、呼朋引伴
基本含义 指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描述主动社交、喜欢热闹的行为,多见于鸟类招呼同伴的场景。 例如:周末他总是呼朋引伴,组织户外活动。
出处
源自朱自清的《春》:“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文中通过鸟类的行为,隐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社交的愉悦。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结伴同行、招揽朋友、群策群力 - 反义词
总结对比
| 成语 | 核心特点 | 典型用法 | 情感色彩 |
|----------------|----------------------------|----------------------------|--------------------|
| 孤芳自赏 | 自我欣赏,脱离群众 | 多用于文学描写,含贬义或褒义 | 高洁/自负 |
| 呼朋引伴 | 主动社交,招引同伴 | 日常交流用语,中性/褒义 | 热情/活泼 |
这两个成语通过对比,突显了个体在社交态度上的差异:孤芳自赏强调自我封闭,呼朋引伴则体现开放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