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春分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反映春分后适宜种植时令作物的农事规律。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描绘谷雨时麦苗生长态势,预示夏季丰收。
二、清明节气
"清明前后,种树护林":
强调春季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虽为诗句,但也反映了清明前后湿润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三、谷雨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与春分类似,强调时令种植。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预示春雨对小麦生长的双重影响。
四、立夏节气
"立夏前后,打理麦田":
强调此时需防治麦锈病等病虫害。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突出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五、小满节气
"小满不满,麦穗干瘪":
反映需水量对小麦生长的关键作用。
"芒种见麦茬,夏种备秋粮":
预示芒种后需及时播种后续作物。
六、芒种节气
"芒种芒种,种下希望":
强调播种时节的紧迫性。
"收多收少在于水,收好收坏在于肥":
突出灌溉和施肥的双重关键作用。
七、夏至节气
"夏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反映夏季降雨对农业的影响。
"梅子黄时雨纷纷,青梅成熟时雨停":
特定物候现象与天气的关联。
八、小暑节气
"小暑大暑,无风自寒":
预示高温天气对作物的考验。
"夜半鸡鸣霜满天,五更鼓角声连天":
反映夏季夜晚的物候特征。
九、大暑节气
"大暑三伏天,瓜果晒上天":
强调夏季高温对瓜果生长的促进作用。
"大暑不寒,春分不暖":
民间对节气与气候关系的总结。
十、立秋节气
"立秋处暑,割谷打场":
反映秋季收获前的农事活动。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预示秋季降雨对气温的影响。
十一、处暑节气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牛":
强调秋季作物成熟后的管理。
"白露为霜秋分夜,寒露为霜霜降天":
物候现象与节气对应。
十二、白露节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意表达白露时节的特征。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传统农谚指导播种时间。
十三、秋分节气
"秋分昼夜平,寒露霜降寒":
反映秋季昼夜温差变化。
"一叶落知天下秋":
通过物候现象预示季节更替。
十四、寒露节气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与春分节气谚语呼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意表达寒露时节的特征。
十五、霜降节气
"霜降后初霜,一年丰收望":
预示秋季丰收的前兆。
"大雁南飞雁字回,寒露降霜秋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