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目标与原则
目标 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问题,巩固“双减”政策成效,通过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原则
公益性: 服务非营利性,确保覆盖所有有需求的家庭; 自愿参与
安全第一: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
因园而宜:结合园所资源与特色调整活动内容。
二、组织管理
人员配置 保育教师负责日常照料、卫生管理及安全监控;
教师团队承担教学活动、游戏组织及家长沟通任务;
配备保健医生、后勤保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
时间安排
每日服务时间:8:00-18:00,分早、中、晚三个时段;
特殊活动(如社会实践、文艺表演)需提前规划时间。
三、安全保障
制度规范
门禁管理:严格外来人员登记与接送卡制度;
消防安全: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制定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专人负责食材采购与加工,确保卫生。
应急处理
配备急救箱,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每日安全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四、课程与活动设计
主题活动
健康领域: 开展体育游戏、健康饮食教育; 社会领域
科学领域:进行简单实验、自然探索;
艺术领域: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等。
特色活动 根据地域文化开展主题班会(如传统节日庆祝);
结合季节特点组织户外拓展(如夏季防暑知识)。
五、家园共育
沟通机制
定期通过家长会、微信群汇报幼儿情况;
设立意见箱,收集家长反馈并及时调整;
家校合作
邀请家长参与部分活动(如助教、亲子游戏);
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专项支持。
六、评估与优化
质量评估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评估活动效果;
关注幼儿参与度、情绪变化等指标。
持续改进
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课程安排;
根据幼儿需求调整服务内容。
补充说明
费用标准: 可参考当地物价水平,建议低于市场价以体现公益性; 宣传推广
档案管理: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以上方案需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调整,确保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并通过多方协作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