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qiú jìng,主要用于形容 雄健有力的状态或风格,常用于描述书法、文章、肢体动作等场景。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特征 遒劲强调力量与美感结合,既包含刚健挺拔的形态,又蕴含内在的节奏感和生命力。例如书法中,遒劲的笔力能表现出雄浑的气势。
使用范围
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如松柏)、人物神态、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或行为举止,突出其坚韧与美感。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刚劲(侧重挺拔)、苍劲(侧重老练)、雄浑(侧重气势)。 反义词
三、典型用法与出处
文学与艺术领域
- 书法:如“颜真卿体”以笔力遒劲著称。
- 文章:形容文风犀利,如“文笔遒劲,气势磅礴”。
自然与人物描写
- 自然:如“遒劲的松柏,傲立山巅”。
- 人物:如“他身姿遒劲,步伐如风”。
四、字形与结构
“遒”字本义为“健壮”,后引申为“强劲有力”,与“劲”字结合后更强调力量与美感的统一。在书写时,常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节奏感来体现遒劲感,如颜真卿书法中常通过厚重笔画展现雄浑气势。
五、补充说明
遒劲与“遒健”(qiú jiàn)相近,但后者更强调刚健之美,而遒劲侧重力量与美感的结合。例如《老残游记》中形容笔力遒劲,与风格遒健有所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