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为规范的古诗,综合多篇相关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修身养性类
1. 《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 《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4.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 《增广贤文》:“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二、行为准则类
1.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 《诫子书》(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颜书》(苏洵):“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
4. 《潜书·取善》:“与人当宽,自处当严。”
5. 《原毁》(韩愈):“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三、品德修养类
1.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 《论语·季氏》:“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 《论语·卫灵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 《论语·宪问》:“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以立,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不亦畏乎?”
四、志向抱负类
1.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 《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论语·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以立,仁以为己任。”
4. 《论语·宪问》:“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以立,仁以为己任。”
5.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以立,仁以为己任。”
这些古诗通过不同视角诠释了行为规范,既有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要求,也包含处世哲学和人生理想。如《诫子书》强调内心宁静与志向远大,《论语》系列则侧重言行一致与仁德实践,《三国志》以简短语句传递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