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草船借箭
周瑜为制约诸葛亮,命其三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巧妙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以草船借箭的方式,在大雾中“借”得十万支箭,既完成了任务,又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二、 三顾茅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冒风雪拜访。前两次未遇,第三次卧龙岗等诸葛亮醒来,终于被其雄心与诚意打动,答应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 空城计
司马懿率兵攻打西城,诸葛亮因兵力悬殊被迫空城对峙。他大开城门弹琴,司马懿疑有埋伏,最终退兵。此计展现了诸葛亮的胆识与智慧。
四、 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擒获南蛮酋长孟获,通过仁德感化使其归降,最终平定南方,巩固了蜀汉后方。
五、 火烧博望坡与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
曹操率军进攻新野,诸葛亮以少胜多,利用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火烧新野:
曹操卷土重来时,诸葛亮再次以火攻取胜,但此战与博望坡之战存在细节差异。
六、 锦囊妙计
诸葛亮为助刘备夺回荆州,赠赵子龙三个锦囊妙计,成功识破孙权“美人计”,并护卫刘备安全脱险。
七、 孔明灯
传说诸葛亮发明孔明灯,用于传递信息。虽无明确记载,但此说流传甚广,象征其智慧与对后世的启迪。
八、 隆中对
官渡大战后,诸葛亮为刘备制定战略,主张联孙抗曹,奠定三国鼎立格局。此战略成为蜀汉兴盛的根基。
九、 八阵图
诸葛亮在夔关布阵,以八阵图抵御陆逊大军。虽最终撤退,但八阵图成为军事奇观,展现其军事才能。
十、 如鱼得水
刘备称诸葛亮为“如鱼得水”,形容其适应环境、发挥才能的能力。此语成为赞誉贤才的典故。
以上故事均出自《三国演义》,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但核心情节与历史事实基本一致。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其形象贯穿于蜀汉兴衰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