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意象 该成语通过“牛流汗”和“充栋”两个意象构成:
- 牛流汗:
指用牛运输书籍时因劳累而流汗,形容书籍极多且运输繁重;
- 充栋:原指房屋梁柱被书籍堆满,后泛指藏书丰富。
引申含义 现多用于形容藏书丰富,尤其以书籍数量庞大著称,如图书馆、书库等场景。
二、结构分析
类型:
主谓短语(“汗牛”作主语,“充栋”作谓语);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或补语,例如“图书馆藏书汗牛充栋”。
三、使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范围 - 专指藏书丰富,尤其以书籍为主;
- 早期文献中也可形容其他物品堆积如山,但现代多用于文献、资料。
限制
- 不能形容人或非书籍类事物的数量多,如“人才济济”形容人,“信息海洋”形容数据。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更广泛)、堆积如山; 反义词
五、出处与演变
典故来源:出自唐代柳宗元《河东先生集·陆文通先生墓表》,原指陆文通著作注疏极多;
演变:后泛化用于形容书籍、资料等数量庞大,但核心意象仍以书籍运输和存放为主。
综上,“汗牛充栋”是一个专指藏书极多的成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流传下来,现多用于书面语的文献、文化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