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诗?

59

一、宋代诗词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解析:通过“知否?知否?”的间隔反复,强调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解析:重复“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突出人生境遇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展现壮年词人的复杂心境。

陆游《游山西村》

- 原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解析:前两句通过“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对比,隐含“绝处逢生”的哲理,虽未直接反复,但通过意象的循环强化了希望的主题。

二、其他经典作品

《秦风·无衣》(《诗经》):通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句的反复,展现战士们团结抗敌的豪迈气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开篇,通过叠词的反复营造孤寂氛围,烘托亡国之痛。

三、现代诗例

郭沫若《雷电颂》:虽为现代诗,但包含“雷电”“霹雳”等意象的重复,通过节奏强化了激昂情感。

四、修辞作用

反复通过重复字词或句子,达到:

强调核心情感:如李清照对时光易逝的无奈,辛弃疾对愁绪的挣扎;

增强节奏感:如《丑奴儿》中通过反复形成音乐般韵律,提升文学表现力;

营造意境:如《游山西村》通过意象循环,隐含人生哲理。

以上作品均通过反复手法深化主题,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艺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