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诸葛木像退司马的内容概括?

59

关于“诸葛亮木像退司马懿”的内容,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事件背景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期间,具体在五丈原。此时诸葛亮已病逝,魏将张郃率军追击蜀军至五丈原。

人物关系

- 诸葛亮:

蜀汉丞相,以智谋著称,临终前安排姜维继承遗志。

- 司马懿:魏国大将,多次与诸葛亮对峙,以谨慎著称。

二、事件经过

蜀军撤退策略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遵从其遗命,命人用沉香木雕刻诸葛亮木像,装入四轮车中,由将士伪装成蜀军护送撤回汉中。此行动表面上看似撤退,实则暗藏玄机。

司马懿的误判

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见前方出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大旗和木像,误以为中了诸葛亮的诡计,惊慌失措地勒马后退。蜀军趁机反击,导致魏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五十里。司马懿多次确认木像真实性,直至得知诸葛亮已死,方知上当。

后续影响

此事件成为蜀汉的标志性胜利,民间广为流传,形成“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的谚语。蜀汉全国举哀,诸葛亮被葬于定军山。

三、历史评价

诸葛亮的智慧:

通过木像退敌,既保全了蜀军实力,又维护了军心,体现了其超凡的军事策略。

司马懿的谨慎:虽最终识破骗局,但此事件也暴露其轻信他人、缺乏果断判断的缺点。

此计策是诸葛亮一生智谋的缩影,成为《三国演义》中经典案例,被后世文人反复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