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北平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困境。主要讲述了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轨迹,以及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残酷压迫。
一、祥子的奋斗与理想破灭
初入城市与买车梦想 祥子来自农村,18岁父母双亡后到北平谋生,通过三年努力攒钱买了一辆新车,成为独立劳动者。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幻想着通过拉车实现“买车的宗教”。
第一次挫折:车被军阀抢走
祥子第一次攒钱买车时,因军阀混战被士兵抓走当壮丁,车被夺走。他侥幸逃脱后,顺手牵走军营遗弃的骆驼,卖得35元,从此得名“骆驼祥子”。
二、第二次打击:积蓄被敲诈
第二次攒钱与意外
祥子卖骆驼后继续拉车攒钱,但第二次因侦探敲诈被洗劫,买车计划再次破灭。
与虎妞的婚姻
祥子与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结婚,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一辆车。婚后虎妞难产去世,祥子为葬礼卖车,家庭负担加重。
三、第三次挫折:精神崩溃
小福子的自杀
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被卖入妓院后自杀,彻底击垮了他。他失去生活支柱,开始堕落为抽烟酗酒、出卖人格的“城市垃圾”。
彻底沉沦
经历三次打击后,祥子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最终堕落为麻木潦倒的无业游民,象征旧社会对个体奋斗的彻底摧毁。
四、作品主题与意义
社会批判: 揭露军阀混战、阶级剥削对劳动者的残酷压迫,批判旧社会制度。 人性剖析
历史反思:以个体命运映射时代特征,启发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问题的思考。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悲剧,成为旧中国城市底层生存困境的典型缩影,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与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