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达子女对父母牵挂之情的古文,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直接表达牵挂之情的诗句
1. 《劝孝歌》王中书:“10月胎恩重,3生报答轻。”(强调母恩深重,子女难以报答)
2. 《别老母》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临别时对母亲的深情挽留)
3. 《忆母》倪瑞璿:“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暗自思念父母的愧疚与深情)
二、通过景物烘托思念的诗句
1.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以燕子为例):“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用燕子思归反衬子女应念亲情的责任)
2. 《将母》王安石:“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杜鹃啼血引发对远方母亲的思念)
三、以行动表达牵挂的诗句
1. 《游子吟》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缝衣动作展现对归期未定的担忧)
2. 《岁末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盼望归家团聚的迫切心情)
这些古文通过直接抒情、景物渲染或行动描写,展现了子女对父母的牵挂与思念,可作为表达孝心与亲情的参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