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未必丧志”这一观点强调的是,适当的娱乐和兴趣活动并不一定会损害一个人的志向和目标。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名言和事例:
名言引用
“玩物丧志”是古人用来激励学子学习,告诫他们不要贪玩的一句名言。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事例引用
歌德:19世纪德国的大诗人、剧作家歌德,小时候随父亲到处旅游,每到一处,父亲都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讲给他听。第二次再来,父亲就让他讲,训练了他的记性和口才。这些对他日后的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钱学森: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小时候喜欢玩扔纸镖的游戏。先叠纸镖,就是用一张方纸依对角线折成长而尖像箭一样的镖。然后,用力一扔,看谁的镖飞得高、飞得远。结果是同学们都比不上钱学森,这是因为他叠的纸镖十分对称、平整,缝隙很小。玩使钱学森从小养成用心思考的习惯,凡事都要努力找出符合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对他日后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帮助很大。
科比·布莱恩特: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对篮球的热爱近乎痴狂。他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导下,从小就与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都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球技因此突飞猛进,最终成为NBA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藤本弘:即哆啦A梦的创作者,童年时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然而,他将想象的世界画在纸上,后来专心于漫画创作。即使经常食不果腹,他依然坚持将漫画玩得有声有色。最终,他创作出了风靡全球的哆啦A梦。
佳佳:她连自己都顾不好,更别提赚钱,可有一次她意外接触到手工编绳,尝试着学了几次,竟然发现自己越编越有感觉。从一开始只是做个“情绪出口”,到后来没事儿就琢磨新样式,好几次刚做好的绳子被朋友夸得不行,硬是开了点小订单做副业。佳佳的绳子月收入已经过万了!她还成了当地小型编绳社团的负责人,人越来越自信,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这些名言和事例表明,适当的娱乐和兴趣活动不仅不会损害一个人的志向,反而可能成为他们成功的重要助力。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娱乐和正事,保持专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