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乌夜啼》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送新茶与俞尉》宋·赵蕃
叹我白头无母遗,一杯持与供高堂。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宋·苏轼
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画地学书》宋·欧阳修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锦树行》唐·杜甫
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
《绝句漫兴九首》唐·杜甫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江城子•慈母西行周年祭》现代·袁宗良
母子阴阳泪茫茫,夜想娘,痛断肠。寒冬腊月,梦回坟头旁。为育儿孙苦一生,背微驼,发似霜。思来念去入梦乡,老屋湾、长岗梁。子欲亲养,母却驾鹤航。恩重如山无处报,昏晓时,庙子梁。
《蝶恋花》现代·袁宗良
我失伴侣儿失母,天秀轻飏直上天庭府。
《七律悼念母亲诗词1》宋·黄景仁
一叶飘阶入早秋,吾娘久病已弥留。床前子女焦心痛,座上亲朋慰语柔。纵使仙山寻妙草,奈何母魄去瀛洲。原知七夕星河渡,父等天桥那岸头。
《七律悼念母亲诗词2》宋·黄景仁
子惭母亲孤独撒人寰,忆母悲伤愧难安。母亲严冬受熬煎,子惭未接母避寒。母亲体弱饮食欠,子惭未轮侍饭安。
《祭母文》宋·黄景仁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逛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