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需材料与工具
屏幕:
需选择与笔记本屏幕型号匹配的液晶面板(如BOE NV156QUM-N72 15.6英寸 IPS屏)。
驱动板:
根据屏幕接口(HDMI、VGA等)选择对应型号(如含按键板的HDMI驱动板)。
外壳:
亚克力板、ABS板或PCB板,用于固定屏幕和驱动板。
连接线:
HDMI线、VGA线、排线等。
工具:
螺丝刀、热熔胶枪、电钻、焊接工具等。
二、制作步骤
1. 屏幕拆解
拆除笔记本上盖,沿卡扣或螺丝固定处取下屏幕,注意保留排线。
拆下屏幕背面固定排线的螺丝,小心断开排线连接。
2. 驱动板安装
根据屏幕接口类型选择匹配的驱动板(如HDMI接口需HDMI驱动板)。
将驱动板固定在屏幕框架上,通过排线连接屏幕信号线,注意接口对齐。
保护驱动板外壳,防止短路。
3. 外壳组装
制作或购买适合屏幕尺寸的外壳(16:9比例更灵活)。
固定屏幕和驱动板于外壳内,使用螺丝或胶水加固。
留出接口位置,方便连接电源和信号线。
4. 供电与测试
连接电源适配器,测试屏幕显示效果(可外接电视验证信号传输)。
调整分辨率至适合的数值(如1920×1080),确保色彩鲜艳、响应灵敏。
三、注意事项
兼容性:
驱动板型号需与屏幕完全匹配,否则会出现显示异常。
工艺:
焊接排线时需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损坏屏幕;螺丝固定要牢固。
成本:
建议选择二手屏幕或模块化套件(约200元成本)。
扩展性:
若需自定义尺寸,可结合CAD设计外壳。
四、替代方案
外接显示器:直接用VGA/HDMI线连接旧电脑与电视,设置扩展模式。
低成本方案:购买二手安卓平板(带HDMI输入),价格可能低于自制显示器。
通过以上步骤,可完成基础的自制显示屏。若需更高性能(如4K分辨率),建议选择专业显示屏模块以降低成本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