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安全基础防护
更新系统与软件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微软补丁是官方发布的“防盗门”,务必开启自动更新功能。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与端口
- 在“控制面板→系统工具→服务”中禁用远程协助、远程桌面等高风险服务。
- 通过“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关闭445端口等默认开放端口。
禁用Guest账号
在“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中禁用Guest账户,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二、账号与权限管理
设置强密码
密码需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长度至少8位,避免使用“123456”等简单密码。
- 定期更换密码,建议每3-6个月更新一次。
启用双因素认证(2FA)
在重要账户中启用双因素验证,通过短信验证码或身份验证器增加安全层。
限制账户权限
- 禁止普通用户修改系统级配置,仅授予必要权限。
- 使用“账户锁定策略”防止暴力破解。
三、网络行为规范
谨慎处理邮件附件与链接
不打开来源不明的邮件附件,对可疑链接进行人工验证。建议使用邮件安全软件过滤恶意内容。
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
若需使用公共网络,应开启VPN或使用加密工具保护数据传输。
定期备份数据
- 实施321备份原则:3份备份(电脑、移动硬盘、网盘)+2种存储介质+1份离线备份。
四、安全工具与维护
安装与更新杀毒软件
选择知名厂商的防病毒软件,定期全盘扫描并更新病毒库。
监控系统日志
定期检查事件查看器中的异常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可疑行为。
使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IDS)
启用Windows防火墙,配置高级规则过滤恶意流量。可搭配IDS实时监控网络威胁。
五、其他注意事项
禁用文件和打印共享: 通过注册表修改或组策略禁用该功能。 修改默认账户名称
定期安全审计:使用专业工具检查系统配置漏洞,确保安全策略有效执行。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有效降低电脑被黑客入侵的风险。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断网并联系专业机构处理。